小微企业是什么?大、中、小是企业规模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同一企业的地位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当地的大企业可能是中型企业,而在全球范围内,可能是小企业;相反,有些企业虽然很小,但却是行业内的大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经营收入、资产总额等财务指标和从业人员数量上,不同行业的标准也有很大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不足300人,营业收入不足2000万元属于小微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不足100人,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 小企业涉足进出口业务,各地差异很大。据Wind全球企业数据库统计,2020年北京进出口总额为2.32万亿元,转化为3360亿美元左右。如果按照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比例取代小微企业,进出口规模为2.32万亿元,转化后为3360亿美元。如果按照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比例计算,北京的进出口规模将达到2.32万亿元,即3360亿美元。与江浙地区小微企业相比,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和企业筛选标准,小微企业户均进出口规模约为160万美元;就全国而言,小微企业户均进出口规模约为300万美元。 就区域分布而言,小微企业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所有制多为民营制造业,从事汽车零部件、小家电生产、纺织、休闲用品制造等行业,产业分布广泛。以出口贸易企业为主,平均资产规模小,多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优势业务。 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大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单笔订单规模小,进出口订单多以外币签订,议价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根据汇率波动与海外客户重新达成协议。汇率风险暴露对企业收入有明显影响。目前,由于资源不足,小微企业对套期保值交易的认识仍然较低,汇率业务基本局限于结算和即期结售汇。总的来说,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未能有效管理汇率风险暴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一是小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弱、风险暴露高的矛盾。大多数小微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低,主要收入不稳定,综合风险承受能力弱。在中小外贸企业中,当宏观环境、产业链结构和产业竞争生态发生变化时,往往会暴露在风险中。此外,汇率避险工具的不足、交易风险和汇率带来的经济风险的叠加,推高了整体风险暴露,可能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第二,中小企业客观上需要严格遵守风险中性。中小企业财务稳定性不足,客观上需要保持风险中性,尤其是汇率风险中性。应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汇率波动侵蚀中小企业的经营利润;但现实中,中小企业通过博弈汇率风险来增加利润并不少见。因此,即使是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中小企业,也存在一定的投机增值因素。 小微企业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管理汇率风险,但现实中资源不足。在内观上,企业理想的汇率避险状态是建立一套制度,包括汇率风险识别、保值计划制定、交易操作、交易后处理和评估;然而,中小企业发展主营业务所需的资源已经供不应求。因此,即使主观意愿强,客观上也很难投入相应的资源进行保值。对外来说,有成熟外汇市场经验的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做了很大的动作,包括扩大服务半径、提高基层专业水平、加强电子终端建设等。但考虑到小微企业市场广阔,企业数量上千,银行资源辐射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 总的来说,外贸中小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很多大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从清晰简单的衍生品逐步管理汇率风险,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说点什么...